央行数字货币应用考量
分布式账本的系统具有柔韧性且稳定性良好,这是央行数字货币采用区块链技术的关键因素。这一行为意义重大,有可能剥离商业银行在支付体系里的特殊地位,从而解决“大而不能倒”的问题。当前,结算行业正在考虑在金融交易后的结算过程中引入受限制的私有区块链系统。
账本准确性与信任机构
区块链能够保障分布式账本的准确无误。然而,对于已发行证券信息的真实性,需要受信任机构来确保。比如,用电子凭证代表不在区块链上的资产时,必须依靠受信任机构来保证电子凭证与资产的对应关系。这表明信任机构在区块链应用中是不可或缺的。
结算最终性的挑战
以比特币区块链系统作为例子,因为存在分叉的可能性,所以只能在概率的范畴内保证结算的最终性。即便把时间延长,这个概率也趋向于 1。在一般性的资产登记以及交易确认等方面,区块链也遭遇了很多挑战,这体现出区块链在数字加密货币之外进行大规模应用时存在难题。
数字加密货币交易问题
数字加密货币交易所存在诸多问题。其一,对开户者缺乏投资者适当性检查;其二,许多交易所允许匿名账户;其三,提供杠杆交易,会放大价格波动。一旦币价下跌,高杠杆、高成本以及高耗时会使跌势加剧。此外,该类交易所没有信息披露制度,容易引发市场操纵。
交易背后的实际情况
数字加密货币的交易确认时间比较长。许多交易所都在维护“货币池”,部分交易是在这个“货币池”内完成的,而并非在区块链上进行。这种情况使得交易脱离了原本所设想的区块链环境。因此,需要加强对流通环节以及二级市场的监管,比如向钱包、交易所提出“了解你的客户”等相关要求。
监管的必要性与协调
在数字加密货币与法定货币进行兑换的这个环节,监管当局需要加强管理,然而这一举措需要全球进行协调。例如日本对数字加密货币交易所持宽容态度,这种情况就会给非法交易提供可乘之机。另外还有算力以及性能方面的问题,比特币的供给是由算法定的,削减算力并不会对性能产生影响,但是市场的演进应该朝着降低交易成本的方向去发展。
你觉得区块链未来能否战胜这些挑战,达成大规模的合规应用?欢迎大家发表评论并且把本文分享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