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比特币法律地位全球盘点:合法、争议与禁令并存的时代

加密货币发展态势迅猛,然而各国对于它的态度以及所制定的监管法规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让我们一同去瞧瞧不同国家是如何对待加密货币这一新兴事物的!

美国:证券式监管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将加密货币认定为证券。2018 年 3 月,SEC 表明要依据证券法对数字钱包和交易进行监管。这意味着加密货币在美国需遵守证券领域相关法规,其交易及发行等活动将面临更严格审查。若在美国开展加密货币相关业务,就需符合复杂的证券监管流程。

SEC 的这一立场给众多加密货币从业者带来了困扰。证券类监管需要进行诸多信息披露以及合规检查,这就致使运营成本大幅度提升,并且也让法律风险有所增加。一些规模较小的加密货币项目或许会因为这些缘故而难以在美国开展业务。

墨西哥:部分规范交易

墨西哥规范了金融技术公司的法律,目的是拓展对加密货币交易的监管。其将反洗钱(AML)法律延伸至加密货币领域,同时要求相关企业进行注册和报告。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加密货币交易市场得以规范。

这些要求为墨西哥的加密货币交易搭建了初步的合规架构,这样一来,就缩减了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能够利用的空间。不过,对于一部分加密货币爱好者以及小型交易平台来说,注册和报告的流程会给它们的运营带来负担。

澳洲:合法且进步

2017 年,澳洲政府宣布了加密货币是合法的。同时,把比特币等当作财产来看待,让它们受到资本利得税(CGT)的约束。这一举措明确了加密货币在澳洲的法律地位,并且对其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ICO 除了在交易方面受到关注外,也面临严格的审查。澳洲证券与投资委员会于 2017 年发布了指导方针。该指导方针规定,应用型和证券型代币必须遵守相关法律。这使得澳洲的加密货币市场具备了较为完备的监管体系。

中国:严厉监管

2013 年,中国人民银行作出规定。规定指出,禁止金融机构对比特币交易进行处理。到了 2017 年,监管力度进一步增强。增强后的监管力度不仅禁止了 ICO,还禁止了国内的加密货币交易。中国明确表明态度,不承认加密货币为法定货币。并且,中国采取了极为严格的监管措施。

2018 年 2 月,央行与工信部有这样的打算,即把法规的范围拓展到外汇交易所。他们禁止人们进入那些位于海外的平台,同时也禁止人们进入 ICO 网站。这些举措的目的在于防范金融方面可能出现的风险,从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日本:先进监管环境

2017 年 4 月,日本依据一部法规,此法规名为「支付服务法」。日本将比特币这类数字货币当作合法资产。这为加密货币在日本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法律环境。

2018 年,金融服务委员会(FSC)对加密货币交易所的开户银行采取了措施以加强监管。要求银行对相关账户进行更大力的监控。通过这样做,提升了日本加密货币交易的安全性。

其他国家:多样态度

印度在技术层面的行为是合法的。但自 2018 年 4 月起,印度储备银行下达禁令,禁止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加密货币交易进行处理。此举措对印度的加密货币市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就好像往市场上泼了一盆冷水一样。

瑞士对加密货币法规持友好态度。加密货币是合法的,交易所也是合法的。相关法规适用于 ICO。2018 年 2 月,FINMA 发布了指导方针以规范相关业务。

在直布罗陀,加密货币交易能在明确的框架内合法地进行运作。

大家觉得哪个国家的加密货币监管法规是最合理的?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展开讨论,同时也别忘记给这篇文章点赞以及进行分享。

作者头像
imtoken官网2025创始人

imtoken官网2025

上一篇:加密货币:去中心化数字支付系统的含义、定义及其工作原理
下一篇:数字金融发展概述:从定义到全球趋势的全面解析与未来展望

相关推荐